长四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成功将风云三号F星送入预定轨道

 人参与 | 时间:2025-02-25 07:50:22
2023年8月3日11时47分,长系次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列运 本文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2023年8月3日11时47分,载火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箭第顺利将风云三号F星(风云三号06星)送入预定轨道 ,射成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星送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 ,入预本次发射的定轨道星箭均由八院抓总研制,这是长系次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列运我国现役主力运载火箭之一,包括长征四号甲(已退役)、载火长征四号乙 、箭第长征四号丙三个型号,射成分别于1988年9月7日 、星送1999年5月10日、入预2006年4月27日首飞成功 。目前,长四甲执行了2次发射任务 ,长四乙执行了48次发射任务,长四丙执行了50次发射任务。火箭转运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甲遥一运载火箭首飞 ,成功将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创造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首飞一次成功的纪录 ,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与极地轨道卫星的国家 。据统计,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目前已执行了4颗风云一号  、7颗风云三号任务  ,均取得圆满成功。在100次发射任务中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先后将风云、资源 、遥感、实践 、试验 、高分 、环境、海洋、陆探系列卫星 ,以及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等共计17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有力支撑了“气象强国”“海洋强国”“双碳战略”及“一带一路”建设  ,创造了“南南合作”的典范 ,助力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任务等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我国大部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防科技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防科技二等奖等荣誉 ,是名副其实的“功勋箭”。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 。此次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F星 ,是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三号的第6颗,搭载了10台功能强大 、性能先进的遥感仪器  ,通过全谱段  、定量化观测 ,将获取全球臭氧分布 ,监测全球辐射收支 、冰雪覆盖 、海面温度,提供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变化预估所需的遥感信息,大幅提高对大气温湿度垂直廓线、大气痕量气体及地球辐射收支能量的观测精度,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值预报  、全球气候变化应对 、生态环境监测和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主导权和话语权 。卫星搭载的紫外高光谱臭氧天底探测仪 、紫外高光谱臭氧临边探测仪2台遥感仪器为全新研制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微波成像仪和地球辐射探测仪3台仪器技术改进、性能提升 。卫星在确保极轨气象全球成像和大气垂直探测业务的基础上,以大气定量探测和气候变化监测为主 ,定标精度提升约1倍,定量化观测能力全面提升,主要应用于天气预报、生态 、环境 、灾害监测业务及研究 。星上搭载的臭氧天底探测仪是我国首台大幅宽 、高分辨率  、高精度紫外可见波段对大气微量成分进行高光谱探测的有效载荷,综合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臭氧临边探测仪是我国首台利用临边观测模式进行紫外可见波段高光谱大气探测的有效载荷,将填补我国风云卫星紫外高光谱临边探测的空白。风云三号F星发射重量约2700公斤,运行高度830公里 ,作为太阳同步上午轨道卫星 ,卫星在轨运行后将接替已在轨工作近10年的风云三号 C星 ,与D(下午星) 、E(黎明星) 、G(降水星)组网观测,形成我国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业务组网观测“最强梯队” 。 顶: 49踩: 617